- 生物法污水处理
-
生物法处理污水成本较低,且对环境影响小,不产生二次污染,遗留问题少。
- 复合菌种
-
然益生物复合菌种为第一代菌种,通过微生物纯培养法技术进行培养,含有经特殊驯化的硝化细菌、反硝化细菌等,"体格” 健壮,以有机物为食物,快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,降低污水中COD、氨氮、总氮的含量。
- 植物除臭剂 RY113
-
从植物的各个部位提取植物液,针对环境臭味而专业生产的一款浓缩、去除率高的除臭产品。具有去除臭味和抑制臭气产生双重效果。
- 微生物除臭剂
-
多种自然界中的高浓度、高活性的有效微生物菌群,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存和繁殖,分解氨、硫化氢、甲基醇等有害成分,达到除臭的效果,微生物在污染物被“吃掉”后,就自行消亡,分解成二氧化碳、水等无毒的分子。
- 水质净化菌种
-
复合型菌种,改善水体生态,净化水质污染,清洁水体。
- 污水处理菌种
-
污水处理专用菌种源自于大自然,大量的多种类的污水菌种通过人工在实验试筛选出优质的菌种,然后经过一系列的驯化,培养而得到了耐盐,耐冲击,稳定性强的污水处理菌种。
- 氨氮去除菌
-
氨氮去除菌具备多功能,可同时降解COD、氨氮、总氮 等污水指标,COD、氨氮、总氮去除率可高达98%
- 公厕除臭剂
-
公厕除臭剂是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新型微生物除臭剂,能够有效的对氨气、硫化氢等挥发性的恶臭气味进行有效降解,并且降解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九。当然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,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,入口无毒,对眼睛、皮肤无刺激。
氨氮总磷总氮超标怎样处理?
一、氨氮为什么超标?
1、供气量不足或硝化菌不够;
2、工艺设计的设施规模过小,处理负荷太小;
3、没有控制好水力停留时间;
4、营养成分比例达不到设计标准;
5、曝气系统设计不负荷规范,偏小;
6、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
7、温度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
解决办法:
如果是硝化菌种不够了,就添加硝化菌种。如果是营养成分没达到要求,就投加营养等等。根据超标原因,相对应去改善污水处理系统,使之达到正常运转状态。
二、总氮为什么超标?
1、缺少碳源
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,去除TN要求的CN比理论为2.86,但是实际运行中CN(COD:TN)比一般控制在4~6,缺少碳源,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!
解决办法:按CN比4~6,投加碳源.
2、内、外回流比
AO工艺的全称是倒置硝化反硝化工艺,AO工艺的脱氮效率和内回流比成正比!根据脱氮效率公式,内回流比r越大脱氮效率越高,有些污水处理内回流泵部分损坏或者选型太小,会导致脱氮效率低!
解决办法:运行良好的污水处理厂,外回流比可控制在50%以下。而内回流比一般控制在300~500%之间。
3、反硝化池环境破坏
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,反硝化池DO大于0.5,破坏了缺氧环境,使兼性异养菌优先利用氧气来代谢,硝态氮无法脱除,整体导致TN的升高,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,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,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,不过曝气池足够大,还是没有问题的!
解决办法:
(1)内回流过大,导致携带DO过多的,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;
(2)控制DO,尽量低,最好是零,这样反硝化细菌可以“全力”进行反硝化,提高脱氮效率。
4、pH
反硝化细菌对pH变化不如硝化细菌敏感,在pH为6~9的范围内,均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,但生物反硝化的最佳pH范围为6.5~8.0
5、温度
反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虽不如硝化细菌那么敏感,但反硝化效果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。温度越高,反硝化速率越高,在30~35℃时,反硝化速率增至最大。当低于15℃时,反硝化速率将明显降低,至5℃时,反硝化将趋于停止。因此,在冬季要保证脱氮效果,就必须增大SRT,提高污泥浓度或增加投运池数。
三、总磷为什么超标?
一是外源污染。常见的外污染源主要有:饲养业、水产养殖、农药、化肥、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等原因造成的污染。由于四线以下城市多数河流位于下线城市和乡村的下游或包围中,由于河道截污、整治工程不完善,直接受饲养业、水产养殖、农药、化肥、城市和农村生活区雨水径流等外缘因素影响,会导致河道水中氨氮和总磷超标。特别是生活污水(如含磷洗衣粉、餐厨废水等)、工业废水(化肥厂、含磷选矿厂等)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也是导致河道水中氨氮和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。
二是内源污染原因。大量氮、磷等植物性、矿物等营养物质连续地进人缓流水体,发生富营养化后,形成底泥等沉积物,沉积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氨、氮、磷等物质,由于积聚的底泥及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逐步释放,在动力作用下再悬浮,不断释放进入水中,导致水体的氨、氮、磷超标也是不可忽视的潜在污染源。
结语
离开具体的现场情况谈“超标原因”都是纸上谈兵,这个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去实际检测数据分析,然后在做出针对性的方案才是!